-
美企掉血、中国却更强大了,特朗普图啥?
禁运有凭空造牌的因素,但要是能一举勒杀中国的发展,特朗普和美国深层政府会不惜让美国公司出一点血的。多年来,中国一再用独立自主的科技成就向世界证明:讹诈无用,封锁无用。但总有人不相信,不试一下怎么知道? [全文]
-
本打算中美两头吃,欧盟想得倒挺美
在中美不愿与欧洲的交锋中让步时,欧洲认为在中美相争中,偏向美国一点,有利于逼迫中国前来示好。欧盟对美国实行以“止损”为主的示软策略,但对以支持俄罗斯为中欧关系转折点来要挟中国让步,就是出于这样的算计。[全文]
-
10亿一套“爱国者”,“特朗普请客,欧公子买单”
在特朗普的强推下,《大而美法案》通过了,美国军费得到大幅度增加,其中弹药生产得到特别重视,但在特朗普看来,对乌克兰的军援必须欧洲出钱。[全文]
-
对马斯克,特朗普是真急了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为了制止马斯克,特朗普只有迫使马斯克出局。[全文]
-
美国推不动两种先进战斗机的平行研发了
先进战斗机的概念设计好比特种作战,完全可以靠小而精的核心团队在妙思迭出中把总体设计搞定。但具体工程设计就是大兵团作战,需要数量庞大、门类齐全、配合良好、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大军方能完成,这在今日美国是稀缺资源。现在的美国航空工业已经支撑不起同步研发复数型号全新战斗机了。[全文]
-
欧洲好像醒了,又想要装睡
更大的问题是:欧洲重新武装缺乏明确、完整、协调的计划和目标,是针对俄罗斯吗?从表面上来看,是的。但实际上,欧洲更在意的是感觉。[全文]
-
轰炸伊朗核设施,特朗普把自己逼入双输境地
特朗普为了建功立业和证明自己敢作敢当,可能把自己放到MAGA党的对立面,动摇自己的权力基础。更糟糕的是,要是他轰炸了伊朗但又在以色列饱受伊朗导弹和巡飞弹折磨的时候见死不救,连共和党建制派里铁杆支持以色列的人都要反对他。[全文]
-
歼-8II亮相巴黎30多年后,中国航空人可以霸气地说“不服来战”
自歼-8II亮相巴黎这三十多年来,中国航空科技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连蹦带跳地跃入世界航空科技前沿,在战斗机科技方面更是遥遥领先。这不是纸面上空对空的对数据,而是经过实战检验的。今天面对任何质疑,中国航空人都可以霸气地说一句:“不服来战!”[全文]
-
阅兵事小,台海事大
中国大陆肯定不会无动于衷,但如何“动”,什么时候“动”,是由中国大陆决定的,美国的刺激改变不了。[全文]
-
在马来西亚遇见开网约车的女孩,她对中国游客有一点不满意
女孩很能干,自己攒钱买车,自己开网约车。我问她女孩结婚后,还继续工作的多不多,她说不多;问她要是结婚了,还开网约车吗?她说要看老公有多少钱。[全文]
-
马斯克要建党了,“马斯克党”能干点啥?
马斯克不需要自己当选,他只需要支持的人当选后“听劝”。他在支持特朗普当选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没有做到。但组建新党后,依靠“组织的力量”,或许能做到。马斯克的“关键少数”就是天平上那只调皮的蜜蜂,可以确保不听话的总统一事无成。[全文]
-
乌克兰想用奇袭打乱战争节奏,俄罗斯会上钩吗?
这次无人机袭击与乌军的库尔斯克反击战一样,只是军事行为艺术。抓眼球,缺实效,基本不影响战局,只是战术和宣传上的巨大的胜利。乌克兰现在需要的不是这样伤害性不强、侮辱性极大的空洞胜利,而是能实质性改变战争态势的胜利。[全文]
-
中国有珠海航展,为什么还需要去兰卡威?
最有意思的展台是在珠海绝对看不到的,在其他地方也不一定能看到的印度展台。笔者远远就看到其大大的标志:布拉莫斯,全球最好的超音速巡航导弹。看到这句话时,笔者就很想问问印巴冲突期间“布拉莫斯”导弹做布朗运动的事,只不过再一想,这样不好。[全文]
-
歼-10C击落“阵风”,是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性时刻
中国空军虽然兵强马壮,但缺乏实战经验。印巴空战是中国空军技术首次实战,可取之经不言而喻。有意订购中国战斗机的国家更可能蜂拥而至,实地了解使用经验。[全文]
-
空战前印度迷之自信,现在如何挽尊?
眼下印巴再战,从当前迹象来看,这会是另一次较小规模的冲突,而不至于演变成大规模战争。[全文]
-
对中国产能的理解,中西都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
中国电车的压倒优势最大地体现在政府补贴退坡后,依然有强大竞争力。这不光是电车产能和竞争的功劳,也是“绿叶产能”衬托的功劳。[全文]